中房报·首页轮播
A+
政府项目频频引发“民告官” 一个产业园“难产”追踪

2020-07-09 21:02

调查|政府项目频频引发“民告官”一个产业园“难产”追踪

“难产”的产业园如今仍是一片荒地。

中房报记者 陈标志 海南文昌报道

5月13日,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沙港崀养殖户蒋冬红承包经营10年的5口鱼塘被破坝回填,一家人栖身的3间平房被夷为平地。第二天,蒋冬红作为“不配合”“不履行”相关义务的“反面典型”上了当地电视台新闻节目。

在沙港崀附近村庄公告栏上,张贴着一份政府“辟谣”公告,称有人利用法院判决书大做文章、散布“政府已经败诉”谣言。与公告张贴在一起的还有一张判决书尾页复印件:责令被告文昌市政府在法定期限内对原告钱海、黄良润、史显光(养殖户——记者注)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处理。

养殖户状告政府起因是一个名叫“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项目,养殖户去有关部门查询该项目情况,但并未查询到该项目相关信息,甚至有传言称政府收回土地的背后是要开发房地产项目。这个原本半年前就要启动建设的产业园,至今仍是矗立着两块项目介绍信息牌的荒地。

那么,这个原本为提升当地水产养殖水平的产业园为何不受养殖户待见呢?

养殖户称,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产业园项目缺乏透明度,以至养殖户“发难”政府工作简单粗暴,造成养殖户与政府部门在收回土地之间的僵持,引发了一场又一场“民告官”纠纷案。至今,养殖户已与当地政府打了10余起官司,目前官司还在继续。

养殖户作为“反面典型”上了电视

调查|政府项目频频引发“民告官”一个产业园“难产”追踪

蒋冬红夫妇站在自家原承包地上,如今3间平房已被强拆。

今年51岁的蒋冬红来自湖南,10多年前举家从老家来到海南文昌市会文镇,先是帮当地养殖户打工。2010年6月,掌握了养殖技术的蒋冬红与会文镇政府签订了一份《农村集体经济专业承包合同书》,承包15亩土地从事滩涂水产养殖,承包期限至2035年止。

这15亩土地上的5口鱼塘是“外乡人”蒋冬红一家人赖以生存的根基。

三面是村庄,万亩海崀呈“袋”状,沙港村位于中心地带,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沙港崀”。据海南省发改委2018年10月编制的文昌会文至琼海长坡海岸带水产养殖环境整治与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规划(2018-2020年)》显示,沙港崀是目前会文镇最大的海水产养殖基地,现有养殖户770户,养殖池塘2105口,池塘面积7268亩,年产值3.63亿元,从业人数2700多人。

史显光是沙港村村委会中圮村人,他和家人在沙港崀从事了30多年养殖业。据他介绍,沙港崀原是红树林,上世纪70年代中期白延人民公社(现会文镇前身)组织当地群众围垦造田,再由周边村民种植农作物。耕作几年后,由于防潮堤闸门决口海水倒灌,导致农田淹没,无法耕种最终撂荒。上世纪80年代初由会文镇政府、镇农工商部门及附近几个村委会、村民小组将土地发包给周边村民用于养殖。

史显光进入养殖行业时,会文镇水产养殖业已经初具规模。之后,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当地水产养殖业也进入黄金时期。

经过多年发展,沙港崀已经形成苗种、养殖、饲料、运输、销售等一条龙产业链,养殖品种主要有南美白对虾、石斑鱼、东风螺等热带特色品种,产品不仅满足文昌当地市场需求,而且远销广东、广西、上海、浙江等地,甚至出口至韩国、越南等国外市场。

“我们村里好几年前就没有贫困户了。”沙港崀养殖户钱海告诉记者,海水养殖业也由此成为当地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沙港崀也从原本撂荒的荒滩变成了水产养殖业的“金滩”。

信息公开也查不到的 “产业园”

调查|政府项目频频引发“民告官”一个产业园“难产”追踪

仍在从事水产养殖的鱼塘。

2019年3月,会文镇政府发布的一则通知让沙港崀700多户养殖户深感不安。

这份通知称,为进一步抓好冯家湾海水养殖污染问题整改,引导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文昌市政府决定在会文镇沙港崀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和建设冯家湾水产养殖综合体示范园区,需要停止沙港崀国有土地发包并将土地收回。

此次收回的土地总面积约7000亩。根据相关工作方案,对于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搬迁的养殖户政府将给予每亩0.88万-2.4万元不等补偿费。

养殖户对这份通知持质疑态度。他们认为,冯家湾和沙港崀是两个不同区域,两地相聚数公里之远。而在此时当地政府收回发包土地要从事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说法,也在当地盛传。

冯家湾和沙港崀毕竟是两个不同区域,养殖户想弄清楚是否有这样一个产业园项目?是不是有人利用“产业园”名义,在沙港崀从事房地产开发?

一方面出于对补偿方案的不认可,另一方面出于对项目本身的质疑,养殖户代表先后向自然资源部、海南省政府、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生态环境厅、文昌市发改委和文昌市生态环境局等多个部门递送材料,申请对沙港崀土地收回和建设项目信息公开。

但他们得到的信息是,有关部门没有收到文昌市关于该政府项目用地和建设工程项目申报的任何资料,亦无相关批复文件。

“政府已经宣布要建设的项目并宣称投入几千万元,但公开信息里却查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养殖户钱海称,为彻底弄清楚“冯家湾水产养殖综合体示范园区”项目用地批准文件、安置补偿方案等相关信息及收回他们所承包土地的合法性,他们170多名养殖户就文昌市政府2019年3月批复同意的《文昌市实施会文镇沙港崀国有土地收回工作方案》向海南省政府提起行政复议。之后,他们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公开相关信息。

海南省政府今年3月23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文昌市政府批复的前述方案系为实施生态修复和推动示范园项目建设,针对会文镇政府开展沙港崀国有土地收回工作制定的过程性内部文件,对外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对钱海、史显光等养殖户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他们与《方案》没有利害关系。据此驳回了他们行政复议申请。

4月16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判决书则认为,2019年4月,文昌市会文镇作出通告决定收回有关该镇沙港崀海域滩涂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整治修复该地域生态环境,涉及钱海、史显光等养殖户在该海域承包滩涂经营权利问题。法院判令文昌市政府在法定期限内对钱海、史显光等养殖户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作出处理。

史显光说,由于一审判决作出后文昌市政府提起上诉,至今还没有申请到他们关心的安置补偿方案等相关信息。

政府回应:会认真对待群众诉求

调查|政府项目频频引发“民告官”一个产业园“难产”追踪

养殖户与会文镇政府签的滩涂承包协议。

由于5口鱼塘被破坝回填、栖身的3间平房也被夷为平地,蒋冬红一家5口只好在镇上租房居住。

让当地政府与蒋冬红均感到尴尬的是,会文镇政府要向蒋冬红支付收回土地的补偿费、奖励费49万余元,但蒋冬红不愿提供银行账户。今年3月24日,会文镇政府再次发通知称, 3月20日,会文镇政府已将前述款项提存至文昌市公证处,要求蒋冬红及时领取提存款,否则由此造成的不利后果由蒋冬红自行承担。

会文镇政府方面表示,养殖户蒋冬红与政府签订了土地回收协议,后来他又反悔了;蒋冬红却认为,相关协议是在他不情愿的情况下签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要我3天内提供银行账户,还用威胁的口气问我家小孩在哪里上学,说有办法对付我。我觉得他们在欺负我。”蒋冬红说,他最后选择了法律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养殖户的质疑,记者最近也采访了文昌市、会文镇等有关方面主要负责人。

相关负责人否认了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即冯家湾水产养殖综合体示范园区)要进行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说法,“产业园以海洋水产种苗繁育为特色,打造集水产科研育种、绿色健康养殖、仓储物流、商贸交易、教育培训、质量检验检测、科普教育、科技孵化、数字渔业示范、休闲渔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对于养殖户提及“冯家湾”与“沙港崀”两个不同区域的说法,上述负责人认为,冯家湾是一个大概念,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也包含沙港崀区域在内。

据上述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冯家湾地区海水养殖业无序发展,养殖场过于密集,存在养殖尾水大量直排入海、进排水管道破坏沙滩景观、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问题,曾被环保督察组点名要求整改。

为了使冯家湾地区海水养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清理海岸带生态红线内养殖场,发展高端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和热带水产苗种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水产养殖产业园,建立起健康、绿色和集约化养殖新模式势在必行。

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是收回国有土地而非土地征收,因此补偿标准确实有所不同,至于养殖户后期安置方案也在制定之中。但相关负责人也坦承,由于产业园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土地收回、规划建设等工作只能同步进行。

“我们会认真对待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也支持养殖户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于养殖户反映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和态度简单粗暴的问题,相关部门会对此进行调查核实。

但事实上,这个原本半年前就要启动建设的产业园目前仍在推进之中。按照文昌相关部门制定的沙港崀土地收回方案,2019年12月31日前应完成80%收回工作,2020年1月启动生态修复及园区建设工作。但截至记者采访时,这个“难产”的产业园尚是矗立两块项目信息牌的荒地。

这个原本为提升当地水产养殖水平的产业园缘何引发官司频频呢?“一个政府项目不公开不透明,且到有关部门查不到项目相关信息是什么政府项目嘛!”养殖户认为,政府和养殖户之间信息不对称,产业园项目缺乏透明度,造成养殖户与政府部门在收回土地问题上的僵持,以至于引发一场又一场“民告官”诉讼。

编辑:本站编辑
标签:海南 产业园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