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长租
A+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小渔村变中央商务区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0-12-30 09:25

“过去上广州叫进城。”12月21日上午10点,广东省广州市琶洲村村民徐老汉从地铁8号线万胜围站出来,刚从三舅家喝了早茶返家。今年73岁的徐老汉是土生土长的琶洲村人,他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琶洲村是广州城区的远郊,交通十分不便,进广州不仅要划船走水路,来回还要耽误一天时间。“现在不一样了,坐地铁去哪里都特别方便快捷!”

33.jpg

从打鱼种地到出租房屋


建于明代的琶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端,因地处珠江要道,形似琵琶,被人们称之为琶洲村或“会城水口”。至今耸立在村西的“琶洲塔”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有“琶洲砥柱”的美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近郊城镇、厂房和村庄逐步成为城市的一部分,远郊的琶洲村也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安身之地。


“打鱼、种地都不如租房赚钱多。”随着租客大量涌入,不少琶洲村村民纷纷开始在原来房子上加盖楼层,用于出租。徐老汉也把自家的房子加高到5层,把一楼房间改成两个门面出租,自己一家住到二楼,同时把三、四、五楼共10间房间出租,每月有几千元的收入。


1998年,广交会选址定在了琶洲,部分村民利用政府发放的人均20万元的征地补偿金,盖起了鳞次栉比的出租屋楼房。随着房屋不断蹿高、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整片村子,“握手楼”“一线天”遍布,环境卫生脏乱差、安全隐患大,成了琶洲村的代名词。


“以前的房子盖得实在太密了。”徐老汉说,空气和采光都很差,地上脏水遍地,巷道要侧着身子通过,连儿女们也纷纷“逃离”城中村,另择新址居住。


琶洲模式成旧改样本


2008年,在广东省关于“三旧”改造的统一部署下,广州市把琶洲村列入2010年亚运会前必须改造的9个城中村之一,改造范围75.76万平方米,规模为广州第一。


“琶洲是广州第一个企业主导改造,且改造得又快又好的城中村。”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的刘晓娅,见证了琶洲村从旧村庄变身中央商务区的整个过程。


“企业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动迁到回迁的全过程,这和政府一路绿灯分不开。”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刚介绍,琶洲村改造地块的出让明显有香港“勾地”制度的特点,就是开发商看好了有改造意向的地块,再由政府组织出让。“为琶洲村量身而作、由开发商主导的开发模式是政府的一次全新尝试。”胡刚指出,琶洲始终在依法与和谐、市场与法治、集体与个体中探索前行,形成的“村为主体、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旧改模式,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区域配套,为广州增添了一个旧改的范本。


据统计,广州10年间完成了猎德、林和、杨箕、琶洲、潭村5个旧村改造项目,其中,琶洲村以总计38分位列5村之首,人居舒适度、改造推进度、教育提升度、村改收益度、文化保育度5个维度均排名第一。


守住老根融入新生活


青砖灰瓦、雕龙画凤、古色古香,坐落于琶洲新村牌坊门口的古建筑群,似一幅奇妙的中国画。


“这是我们的根。”琶洲村村民郑大明说,“感谢旧改活化了古建筑,留住了我们的乡愁记忆。”


如今的琶洲,以会展经济为中心,高档住宅、311米超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大型商场、学校、医院等高端业态如雨后春笋冒出,昔日远郊的小渔村已蜕变成坐拥广州“金三角”(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的新兴宜居圈。


从2015年起,琶洲先后吸引了20多座总部办公大厦、40多家五百强企业进驻,企业计划总投资千亿元。“会展经济”和“总部基地”的双擎驱动,加上高品质的城市综合体配套,让琶洲地区渐渐成为广州城市创新战略布局的中心,琶洲地区还是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区,也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经济能量的爆发地。


“每年两期的广交会,让村民们都富了。”徐伯喜滋滋地说,他共分得5套房,平日里300平方米的公寓一个月能收租1.5万元。广交会期间按日出租,一天就可以挣两三千块,“一个月下来就差不多七八万元”。


编辑:温红妹
标签:小康生活,小渔村,中央商务区
0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